1851年在英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会上,美国很好地展示了自己。英国报纸毫无保留地赞美,宣称美国的展示发明比任何发明都更加巧妙和有用:利物浦时报说“不再被嘲笑,更不用鄙视了。”与各种欧洲政府不同,美国国会在随后的展览中花费大量时间在他们的国家展览上,对提供资金犹豫不决,迫使参展商依赖个人支持。在国家血腥的内战期间,国会对国际展览的兴趣下降;然而,战后,这个国家可以迅速恢复,可以在1876年举办费城百年纪念展。庆祝美国的爱国主义和技术进步,百年纪念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另一场伟大的美国展览会奠定了基础: 1893年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1]
与在1876年的上一届一样,1893年的博览会具有双重意义。 它本身想法是纪念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前往美国,因此命名为“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就像百年展览一样,哥伦比亚博览会也将展示美国的工业能力和技术创新。[2] 然而,1893年的博览会阐述了一些1876年的博览会所没有的东西:美国不仅仅是欧洲的技术平等,而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文化自卑,与“旧世界”站在了一起。”[2]。
芝加哥被选中来举办此次博览会,它是中西部的一个伟大的城市中心,自1871年被大火烧毁以来,这个城市迅速发展。实际上,该城市的人口和贸易早已增加了,而不是受到大火的影响。 这是一个适合举办活动的城市,预计将展示美国从大多数农村殖民地到国际大国的崛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1830年的一个捕捞者村庄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各种文化设施的完整大都市。[3]
芝加哥的著名建筑师 Daniel Burnham 被选为项目总监。他预计在城市南部湖畔占地686英亩,在著名的景观设计师 Frederick Law Olmsted 的帮助下开发了大片土地。来自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和堪萨斯的建筑师团队聚集在一起,制作了这个展会的各个建筑。他们的个人努力通过一个风格化的任务联合起来:这个新的展览不再是自水晶宫以来世界博览会的金属和玻璃风格展馆,而是展现了在布杂艺术上实现的真正永久的“梦想之城”。[4,5]
该团队有不到两年半的时间来规划和建设他们的新城市。 Burnham 的团队提出并又推翻了大量的想法,其中许多是针对1889年博览会艾菲尔铁塔以外的塔楼提出的,该团队在整个展览场地中大量地强调了新古典主义美学。[6] 在密歇根湖岸边出现的新城市是芝加哥其他地区的一个闪闪发光的对立面:一个宏伟,风格和谐的结构整齐排列在轴心宫殿周围,并反映在一系列泻湖。 整个场景在夜间进行电子泛光照明,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芒沐浴在城市中,对于与会者来说,这会让会展场所感觉完全移除他们习以为常的工业城市的感觉。[7]
展会设置了三个出入口。 行人可以从街道进入中途岛,或者从芝加哥市中心乘坐汽船到博览会湖畔的码头。 然而,大多数游客将通过地面南端的铁路终点抵达。 那些通过后两种方式进入的人首先遇到了具有纪念意义的行政大楼。 这座巨大的圆顶建筑由纽约建筑师 Richard M. Hunt) 计,博览会首席官员的办公室就在这里面。 它还为博览会的十四个“宏大”建筑奠定了基调,建立了一个60英尺(18.25米)的均匀檐口高度和具有几何逻辑的布杂艺术的白色粉刷面。[8]
该博览会的其他几个重要建筑与行政大楼一样,排列在同一个大盆地里:机械大厅,制造商楼和文科大楼,电力大楼,矿山和采矿大楼,所有这些都有例外:最后两个是由不同的公司设计的。在这里,理想城市的中心,建筑师知道他们各自的建筑需要超越基本风格模板的统一。考虑到这一点,建筑师不仅同意匹配他们的檐口线,而且还使用一个二十五英尺(7.6米)的开间来作为其建筑物外墙的标准模块。[9]
在行政大楼的南面,机械大厅和别的楼一样,是一个古典的外观,隐藏着一个紧紧包围着展品的巨大的单一展览空间。 由波士顿公司 Peabody&Stearns 设计,机械大厅435,500平方英尺(40459.27平方米)的地面空间毫不奇怪地放满了当时的技术奇迹,例如有缝纫机和世界上最大的输送带。 大厅还安置了43台蒸汽机和127台发电机,为整个展会提供电力。 McKim,Mead和 White of New York 设计了邻近的农业大厅,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农场设备和农产品,包括用腌黄瓜做成的美国地图和来自加拿大的22000磅“怪物奶酪”等不寻常的产品[10]。
到目前为止,展览会上最大的建筑是制造商楼和文化艺术大楼,占地十一英亩。巨大的建筑不仅用于展示美国的产品,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 在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制造商的展品之间,参观者还可以看到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物品,包括巴伐利亚国王拥有的家具和属于莫扎特的尖晶石。[11] 制造商楼和文化艺术大楼规模非常大,以至于沿着密歇根湖岸边的海滨延伸了三分之一英里(.5公里)。[12]
美国政府大楼和渔业馆位于制造商楼和文化艺术大楼的北面。 前者由财政部监督建筑师 J.W. Edbrooke 设计。 政府大楼是一个相对温和低调的结构,包含来自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展示。 它并不被认为是博览会最好的建筑之一,特别是与泻湖对面的渔业馆相比。 该馆由芝加哥自己的建筑师 Henry Ives Cobb 设计,用色彩缤纷的玻璃和旗帜打破了大盆地建筑的布杂美术标准。 然而,参观的亮点是建筑物内的落地水族箱,其中包含数百种淡水和咸水海洋生物。[13,14]
总共有四十三个美国州和另外二十三个国家为博览会贡献了自己的建筑物。 与较大的主要建筑不同,这些建筑不太可能以布杂艺术的风格呈现。 负责为这些展馆提供资金的委员会也负责设计它们,从而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收藏品:从加利福尼亚馆的西班牙殖民地风格到佛蒙特州的庞贝复制品。 树木繁茂的岛上甚至还有中世纪的日本建筑,从 Olmsted 相对自然的泻湖中间升起。[15]
博览会最令人难忘的元素之一与纪念性的建筑几乎没有关系:Midway Plaisance。 尽管最初的目的是教育,但 Midway 最终成为了展会的娱乐中心。 游客可以参观开罗或维也纳的街道复制品,同时参观德国和爪哇村庄,或者参观摩尔人宫殿中的蜡像博物馆。 最着名的设施是世界上第一个摩天轮,乘坐的费用是整个展会入场费的两倍。[16]
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的影响既直接又深远。 举办展会场地,亲切地称为“白色城市”,为被称为城市美丽运动奠定了基础。 灵感来自博览会主要建筑的新古典主义和谐,以 Olmsted 修剪整齐的公园和水道为背景,像 Burnham 这样的建筑师很快就会着手将他们所看到的肮脏、难看的工业城市转变为优雅有序的下一个“白城”。 该运动不仅在芝加哥,而且在整个美国,从西部的旧金山到东部的华盛顿特区获得了关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吸引了一代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的想象力 - 一个长期超过博览会临时结构的人,这个结构证明了它的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例子。[17]
参考材料
[1] Muccigrosso, Robert. Celebrating the New World: Chicago’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 Chicago: I.R. Dee, 1993. p5-13.
[2] Kostof, Spiro.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settings and rituals: international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669.
[3] Burg, David F. Chicago’s White City of 1893. Lexington, 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76. p45-48.
[4] Kostof, p669.
[5]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May 24, 2017. [access].
[6] Burg, p75-80.
[7] Kostof, p670.
[8] Rose, Julie K. "Tour the Fair - Part 1."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The Official Fair--A Virtual Tour. 1996. Accessed May 24, 2017. [access].
[9]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 February 26, 1999. [access].
[10] Rose, “Tour the Fair - Part 1.”
[11] Rose, “Tour the Fair - Part 1.”
[12]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
[13] Rose, “Tour the Fair - Part 1.”
[14]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
[15] Rose, Julie K. "Tour the Fair - Part 2."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The Official Fair--A Virtual Tour. 1996. Accessed May 24, 2017. [access].
[16] Rose, “Tour the Fair - Part 2.”
[17] Blumberg, Naomi, and Ida Yalzadeh.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June 24, 2014. [access].